| 摘要:從自液壓力過濾器的生產實踐出發,分析了苛化時間、苛化度及過量灰、綠液澄清度、硅干擾等因素對白液壓力過濾器正常運行的影響。
關鍵詞:壓力過濾器;苛化時間;綠液澄清度
中圖分類號:X7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O254.508x(2005)02一oo64.02
福建邵武中竹紙業公司在漂白硫酸鹽漿產量由5萬t/a擴產至8萬t/a的改造中,堿回收苛化工段僅對余量不足的部分設備(消化及白液澄清系統)作了適當改造, 如消化提渣機的消化鼓增大(由Φ300Omm×20OOmm改成Φ40OOmm×25OOmm);增加1套白液壓力過濾器取代原白液澄清器。
改造后白液澄清、過濾系統流程如圖1所示。該流程設計有2種運行方案。
方案l:乳液從#3苛化器經白液澄清器(同時進行澄清抽泥)到乳液供料槽, 再由供料泵送至白液壓力過濾器(圖1中實線部分);
方案2:乳液從#3苛化器直接到乳液供料槽(圖1中虛線部分),再由供料泵送至白液壓力過濾器。
擴產改造后的最初幾個月,白液壓力過濾器基本未能正常運行,主要表現為過濾壓力高、氈套堵塞嚴重、氈套更換周期短(周期最長為18天)。從本公司的白液壓力過濾器的運行情況看, 可從以下3個方面分析影響白液壓力過濾器正常運行的原因。
(1)苛化時間
用白液壓力過濾器完全替代白液澄清器, 即按方案2生產時, 由于原有3臺苛化器的反應時間不足,白液壓力過濾器僅運行1天就因濾套嚴重堵塞而無法運行。
無論是重力澄清器還是壓力過濾器, 均要求乳液有足夠的苛化時間,并達到適宜的苛化度及過灰量。擴產改造后乳液在3臺苛化器(Φ3300mm×3300mm)中的停留時間只有約90 min(未扣除短路對停留時間的影響, 所以實際停留時間還要短。),通過試驗發現, 在方案1中,乳液在苛化器中停留時間不足可在白液澄清器中得到彌補, 使之達到合理的工藝參數,從而使壓力過濾器的濾套可以運行較長時間(目前運行時間最長為18天); 而在方案2中,乳液在苛化器中停留時間短,苛化反應達不到工藝要求, 白液壓力過濾器僅運行1天就因濾套嚴重堵塞而被迫停機。
(2)苛化度及過量灰
Ca(OH)2,會妨礙CaCO3 沉淀,過量灰超過化學計算量的l% 左右,除了會加速過濾介質的堵塞外,還會降低白泥過濾速度。因此。應控制適宜的過量灰,在苛化度為80% ~82% 時。過量灰應<3% 。
本公司沒有石灰回轉窯, 消化所用石灰全部外購。外購灰質量較差,且不穩定, 給操作控制帶來很大難度,過量灰一般在3% ~5% 左右,偶而高達10% 以上, 所以, 過量灰偏高影響了白液壓力過濾器的正常運行, 容易使濾餅過濾性能下降,阻力加大, 甚至堵塞氈套, 使生產無法進行。
(3)綠液澄清度
從燃燒工段送來的綠液先到綠液澄清器,然后溢流到綠液貯存槽,再泵送到消化提渣機。盡管從綠液澄清器溢流出來的綠液的澄清度小于0.01% , 但是綠液在貯存槽中會沉淀一定量的綠泥, 經長時間積累后, 沉積在貯存槽底部的綠泥會隨綠液一同進入后序系統; 另外, 從綠液澄清器抽出的綠泥在輔助苛化器又與白泥混合在一起送到白泥洗滌器, 因而也加劇了綠泥的循環和累積。
綠液中的懸浮物即綠泥, 是隨制漿原料、化學品(如補充芒硝、石灰)以及蒸煮器、蒸發器和管道銹渣而帶入的, 綠泥是松軟的粘絮狀墨綠色物質, 由碳、鐵、硅、鈣、鋁、鎂及某些硫化物組成, 很難用重力沉淀或過濾脫水等辦法除盡。目前, 國外采用匣式過濾器及板式降膜過濾器凈化綠液, 去除非過程元素。綠泥的細小粒子隨同綠液進入苛化工序會降低白泥的過濾能力,并加速濾布堵塞。從而縮短了白液壓力過濾器的運行周期, 因此, 必須從綠液中除掉。
(4)硅干擾
本公司原設計的制漿原料, 為當地盛產的竹子,但投產后竹子供應不足, 因此主要使用馬尾松生產漂白KP木漿。前幾年, 由于木材價格等原因, 曾重新采用竹子為原料。非木材纖維原料中硅含量較高,并夾雜很多泥沙塵土等, 使蒸煮黑液中的硅含量較木漿高很多,堿回收苛化白泥中的硅含量就會上升, 它同樣降低了白泥的濾水性能,增加過濾阻力,嚴重時使白泥粘附在氈套上, 無法剝落,造成濾布堵塞。因此,非木漿纖維原料的苛化工段應慎用壓力過濾器。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只有保證苛化時間、嚴格控制石灰質量、苛化度及過量灰、綠液澄清度,才能保證白液壓力過濾器的正常運行。 |